創新浙能 | 上榜!這項研究應用展現“能源+AI”新圖景
本網訊 近日,2025年浙江省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名單公布,浙能數科“能源領域機器人系統技術研究及應用”成功入選。

浙能數科入選2025年浙江省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名單。 林蘇靜 提供
據悉,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人工智能+”行動的決策部署,全面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創新應用,賦能產業實現深度轉型升級,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開展了本次遴選,經各單位自主申報、地市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最終評選出2025年浙江省人工智能應用場景50個。

智能巡檢機器人現場工作圖。 林蘇靜 提供
浙能數科入選的“能源領域機器人系統技術研究及應用”場景,聚焦能源行業安全生產、高效運維和綠色轉型的迫切需求,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大數據等前沿科技,致力研發應用于能源設施智能巡檢、風險預警、故障診斷與自主作業的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目前相關產品已在多家電廠投運,并形成發明專利16項,軟件著作權3項,獲得相關省級以上榮譽獎勵4項。

“能源領域機器人系統技術研究及應用”界面示意圖。 田好雨 提供
在技術成果加速落地的背后,依托的是浙能數科構建起的支撐能源領域機器人系統高效運行的智算云。智算云采用“1+3+N”分層架構,核心層就像系統的大腦,集成了AI訓練平臺、數據識別模型、故障預警系統和數字孿生引擎;中間層構筑中間基礎層和人機交互界面,實現智能存儲、時序數據、能源調度、設備管理、虛擬電廠等功能;應用層則通過多元傳感器、多形態機器人,覆蓋能源領域火力、水力、光伏、風電等多個應用場景。
“能源領域機器人系統技術研究及應用”場景通過云端“大腦”與邊緣側感知層的協同運用,實現對設備故障的提前預警與精準診斷,有效提高發電效率與能源供應的可靠性。智能巡檢機器人可沿預設路線24小時不間斷自主工作,人工高危作業持續時長整體減少60%,現場數據到報告生成時間由小時級縮減至分鐘級,診斷結果與資深檢修專家一致性在80%以上。全天候巡檢和故障精準預警使企業實現從“被動搶修”向“預測性維護”轉變,顯著提升經營質效和資源利用效率。

浙能數科研發人員測試智能巡檢機器人。 林蘇靜 提供
未來,浙能數科將持續深化人工智能與能源場景的融合創新,加快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運維體系,助力能源行業實現安全、高效、低碳運行,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標桿示范產品。